北京联合大学“我为家乡代言”学生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日前,由北京联合大学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杨积堂教授牵头,在校院团委的支持下,组织不同专业15名学生深入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开展为期6天的实地调研和服务工作。“从引导大学生个体回乡调研,到团队化服务乡村振兴,这是我校‘我为家乡代言’活动的深化探索。”
日前,由北京联合大学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杨积堂教授牵头,在校院团委的支持下,组织不同专业15名学生深入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开展为期6天的实地调研和服务工作。“从引导大学生个体回乡调研,到团队化服务乡村振兴,这是我校‘我为家乡代言’活动的深化探索。”
这座城市拥有两大王牌,一是经济,二是教育,经济方面,作为赫赫有名的新一线城市,当地坐落着大量大型公司与企业,医疗水平也遥遥领先。
2025年9月8日起,北京市教育两委联合前线杂志社策划推出“‘一校一品’大思政课专题报道”。10月29日聚焦——北京联合大学:坚持学以致用,打造“实践+思政”育人新模式。
2025年9月8日起,北京市教育两委联合前线杂志社策划推出“‘一校一品’大思政课专题报道”。10月29日聚焦——北京联合大学:坚持学以致用,打造“实践+思政”育人新模式。
10月27日,由北京市残联、北京市民政工业总公司指导,北京迷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迷奇生物”)主办的“助残就业 增收赋能”主题活动在京举行。倡议发起、合作签约、基地揭牌、非遗传承等环节依次开展,现场亮点纷呈,为残障群体就业增收注入新动能。活动中,“国家
2025年10月27日上午,“助残就业 增收赋能”主题活动在京隆重举行。众多关心关爱残疾人就业增收项目的嘉宾齐聚北京迷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牡丹文化体验馆,共同见证了校企共建、成果发布、倡议发起、合作签约、基地揭牌、非遗传承、文化赋能、公益直播等一系列有温度、有态
10月27日,“助残就业 增收赋能”主题活动在北京迷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牡丹文化体验馆举行,开展了校企共建、成果发布、倡议发起、合作签约、基地揭牌、公益直播等一系列暖心助残活动,传递社会对残障群体的关爱和温暖。
近日,北京非遗传承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Beij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Cultural Dissemination Working Committee)举行专家聘任仪式。中国文化遗产学领
9月26日,北京联合大学在北四环校区成功举办第三届多语种“讲好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短视频制作大赛决赛。本届大赛由北京联合大学主办、旅游学院承办、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支持。
9月26日,北京联合大学在北四环校区举办第三届多语种“讲好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短视频制作大赛决赛。本届大赛设置“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见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两大主题,共有15支团队进入决赛。参赛队伍依次进行作品陈述并现场展映。
行业一线“大咖”亲自授课、真实音乐版权项目作为课堂作业、直通演唱会后台进行案例教学……近日,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推出的“影视创意与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以其深入的产教融合模式,为学生搭建起一条通往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通道”。
人才 文创 北京联合大学 张京生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2025-09-23 10:11 5
为展示红河州丰富的文旅资源及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推动红河州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承,9月22日,“旅居红河 畅享四季”红河文旅推介会暨“北京遇上红河”非遗集市走进北京联合大学,为联大的师生们呈现了一场关于红河文旅的盛宴。
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慧城市系统委员会工作组IEC SyC Smart City/WG2正式发布国际标准IEC 63326:2025《城市需求分析框架》。该标准由中国团队牵头提案并组织编制,历时6年多,标志着我国在以需求为牵引的智慧城市国际标准体系建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9月12日上午,北京联合大学2025年开学典礼在北四环校区体育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7536名新生朝气蓬勃,开启多彩人生。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典礼。校党委书记楚国清讲话,副校长鲍新中主持典礼。
在北京这座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城市,北四环核心地段坐落着一所与改革开放同龄的高校——北京联合大学。作为最早试点高等职业教育、最早提出应用型定位及最早提出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的本科院校之一,经多年发展,学校形成以北四环校区为中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学格局,各